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正文

高精尖中心单细胞分析纳米技术研究所常凌乾教授开展学术讲座

2019411日下午2点,应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胡靓副研究员邀请高精尖中心特聘教授常凌乾在逸夫科学馆317会议室做了题为“Single cell gene therapy and analysis on nano-electroporation chip”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胡靓主持,来自生物力学,生物传感,微纳机械制造等相关方向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1 学术讲座现场

常凌乾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现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单细胞分析纳米技术研究所教授。曾担任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入选2017年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常凌乾教授从事单细胞基因转染技术和细胞微操纵技术及其在细胞基因检测、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近五年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0篇,如Nature Nanotechnology, Nano Letters, Small等。获得了诸多科研奖励和荣誉,如俄亥俄州立大学2015年博士最高奖Presidential Fellowship,北德克萨斯大学RSG Awards, MINE 2018‘杰出青年学家’提名奖等。兼任SCI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和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编委,Nature SpringerElectroporation Protocol》第三版主编。

2 常凌乾教授开展学术讲座

报告会上,常凌乾教授介绍、在报告中介绍了自己课题组在设计可用于单细胞精度精确基因转染和药物递送的纳米电穿孔技术首先分析了目前细胞基因转染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单细胞和纳米通道结合,提高基因转染效率。通过微纳米加工工艺,设计的高通量纳米电穿孔技术,可以同时对上百万细胞同时进行电穿孔和基因转染,达到临床应用的目的。通过与医学院合作,课题组成功实现了芯片直接在体进行皮肤细胞重编程和再生医学。最后,常教授介绍了自己依托于高精尖中心建立单细胞分析纳米技术研究所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方向。会上,与会人员踊跃提问,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常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